c
碳纤维与传统的加大混凝土截面或粘钢混凝土补强相比,具有节省空间,施工简便,不需要现场固定设施,施工质量易**,基本不增加结构尺寸及自重,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等特点。另外,采用该工法,可大大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加固成本。因此,碳素纤维作为划时代的补强材料,而备受青睐和关注。 (1)抗拉强度高,是同等截面钢材的7-10倍。 (2)重量轻,密度只有普通钢材的1/4。 (3)耐久性好,可阻抗化学腐蚀和恶劣环境、气候变化的破坏。 (4)施工方便快捷、省力节时、施工质量易于**。 (5)适用范围广,混凝土构件、钢结构、木结构均可进行加固。可大幅度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和耐久性能。 编辑本段适用范围 碳纤维加固法可用于混凝土结构抗弯、抗剪加固,同时广泛用于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造物的防震、防裂、防腐的补强。 ·混凝土结构物、桥梁及建筑物的梁、柱、面板加固。 ·隧道、港湾设施、烟囱、仓库、厂房的加固。 ·受盐害的混凝土、桥梁以及河川构造物的防护和加固。 编辑本段工艺原理 将抗拉强度较高的碳纤维用环氧树脂预浸成为复合增强材料(单向连续纤维);用环氧树脂粘结剂沿受拉方向或垂直于裂缝方向粘贴在要补强的结构上,形成一个新的复合体,使增强粘贴材料与原有钢筋混凝土共同受力增大结构的抗裂或抗剪能力,提高结构的强度、刚度、抗裂性和延伸性。 编辑本段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可以归纳为: 施工准备 砼表面处理 涂刷底胶 构件表面残缺面修补 粘贴碳纤维 表面养护 找平材料配置 底层或树脂配制 浸渍树脂配制 编辑本段操作要点 1. 混凝土表面处理 1 将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残缺、破损部分清除干净。 2 对经过剔凿、清理和露筋的构件残缺部分,进行修补、复原。 3 裂缝修补:缝宽小于0.2mm的裂缝,用环氧树脂进行表面涂刷密封;大于0.2mm的裂缝用环氧树脂灌缝。 4 打磨:将构件表面凸出部分(混凝土构件交接部位、模板的接槎等)打磨平整,修复后的构件表面尽量平顺。 5 清洗打磨过的构件表面,并使其充分干燥。 2. 缺陷部位涂刷底胶 将配好的底胶(粘结剂),用涂刷均匀于缺陷部位的砼表面。 3. 构件表面残缺面的修补 用环氧腻子对构件表面残缺面的修补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要点如下: 1 腻子主剂、固化催进剂、固化剂按规定比例称量准确,装入容器,用搅拌器搅拌均匀。